土壤施肥必須根據根系分布特點,將肥料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層內,便于根系吸收,發揮肥料的最大效用。根系有趨肥性,生長方向常以施肥部位為轉移。因此,將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稍深、稍遠處,誘導根系向深廣生長,形成強大根系吸收能力和樹體營養水平,增強果樹的抗逆性。生產上常采用的施肥方法有: 1、穴施法:主要用于追肥,即在樹冠范圍內挖穴深30~40 cm ,穴間距離1 m 左右,小樹挖穴4個,大樹挖穴8~10個,穴的深淺還依肥料種類而定,氮肥易淋溶擴散也容易流失,可淺施,磷肥分解緩慢應深施。 2、放射溝法:以樹為中心,在樹冠邊緣部位等距離地挖6~8條放射狀溝。溝寬30~40 cm ,溝長視樹冠大小而定,一般溝長的2/3在冠內,1/3在冠外;溝深以栗園的立地條件而異。一般山地40 cm ,沙灘地栗園30 cm 左右。溝深要由內向外逐漸加深。將腐熟的有機肥料施入溝內,覆土封溝。如壓綠肥,可在綠肥上倒入人糞尿后再覆土封溝,可加速綠肥的腐爛。下年施肥時,可調換開溝位置。 3、環狀溝施法:在樹冠外20~30 cm 處挖寬40~50 cm 、探40 cm 的環狀溝,放人肥料。環狀溝的位置,隨樹冠的擴大逐年外移,施肥順序同放射溝施法,這種方法適用于樹冠較小的幼樹。 4、全面撤施法:即將肥料均勻地撤在樹冠內外耕地上,結合間作物的耕作,犁翻土壤內。全面撤有肥料分布均勻,利于根系的全面吸收等優點。但施肥的深度較以上方法淺,易使根系上移,應與以上幾種深施法結合進行。 ![]() |
|靈芝網|火龍果網|種地網|手機版| 耕種幫種植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( 桂ICP備14001967號 )
GMT+8, 2022-7-27 22:01 , Processed in 0.054902 second(s), 13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