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苣菜圖片,苦苣菜長怎么樣,苦苣菜有什么藥用價值?除苦苣菜用什么除草劑?苦苣菜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?以下耕種幫種植網就作簡單介紹,供網友們參考。
一、中文名稱:苦苣菜
二、別名:苦菜、田苦賣菜、尖葉苦菜、滇苦菜、苦荬菜、拒馬菜、苦苦菜、野芥子
三、英文名:common
sowthistle,sow thistle,smooth sow thistle,annual sow thistle,hare’s colwort,hare’s thistle,milky tassel,swinies
四、分類:菊科苦苣菜屬
五、形態特征:1年生或2年生草本。有乳汁。外來入侵雜草。
1、根:直根圓錐狀,須根多數,纖維狀,有分枝。
2、莖:直立,中空,不分枝或上部分枝,具棱,下部無毛,中上部及頂端被稀疏短柔毛及褐色腺毛。高50~100cm。
3、葉:互生。柔軟無毛。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,長15~20cm,寬3~8cm,先端漸尖,深羽裂或提琴狀羽裂,裂片對稱,狹三角形或卵形,邊緣有不規則尖齒,頂端裂片大,寬心形、卵形或三角形,側裂片狹三角形或卵形。基生葉基部下延成翼柄。莖生葉基部常為尖耳廓狀抱莖,邊緣具不規則鋸齒。
4、花:頭狀花序呈傘房狀排列,花徑2cm,花梗長2~6cm,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絲狀毛。總苞鐘形或圓筒形,長1.2~1.5cm。總苞片2~3層,外層披針形,內層線形,先端漸尖,邊緣膜質。花全為舌狀花,多數,黃色,舌片長0.5cm。
5、果實:瘦果倒卵狀橢圓形,冠毛白色。
6、種子:熟后紅褐色,每面有3縱肋,肋間有粗糙細橫紋,有長6mm的白色細軟冠毛。
六、生物學特性:花果期3~11月。種子萌發生長對生境要求不嚴。
七、生長環境:主要生于海拔170~3200米的山坡、路旁、荒地、田邊、溝旁、宅旁。
八、危害:為常見雜草,易形成優勢種群,對作物、草坪影響大。植株體部分器官有化感作用,對伴生雜草、作物有生長抑制作用,影響生物多樣性。
九、繁殖傳播擴散方式:種子繁殖。瘦果隨風自然飄散。
十、分布范圍:原產歐洲。
十一、用途:全草入藥,具清熱祛火、消炎解毒、涼血消腫、去瘀止痛、補虛止咳等功效。可作牲畜青飼料。
十二、防治方法:花果期前清除。用使它隆等除草劑防除。
以上就是耕種幫種植網對苦苣菜的介紹,如您有更好的見解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。  |